法务专栏

法眼观察《西游记之大闹天宫》

2014年02月18日

张建伟,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
 
    《西游记》中的“大闹天宫”脍炙人口,国人早已熟知。即使没看过小说,动画片《大闹天宫》或者电视剧《西游记》总看过,那故事原不陌生。不过,近来看了3D魔幻大片《西游记之大闹天宫》,算是彻底乱了。原来此前在小说《西游记》上读到的故事只是一个表象啊!影片揭示:大闹天宫的真正原因是“冲冠一怒为红颜”,背后操弄者是牛魔王。额的神呐!这个“神话故事”完全颠覆了国人对于《西游记》的认知,摧毁了孙悟空蔑视权贵、追求自由的反叛者形象。继《赤壁》、《画皮》(新版魔幻剧)、《关云长》等港产烂片之后,电影人再次用港式劣质的商业电影文化将国人杀得流水落花。不过,看了这部胡编乱造的所谓“大片”,也可以有一个意外收获,人们可以思考一下这个故事引出的一个另类问题:甄子丹主演的《大闹天宫》活脱脱是一个现代法治故事。
 
   《西游记》中的“大闹天宫”:国人的共同知识
    把《西游记》当作一种娱乐作品,不去多想它可能有的深意,要省事得多。胡适谓《西游记》“全书以诙谐滑稽为宗旨”,“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”,并且“至多不过有一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”。尽管这种说法被后来的评论者认为“不免贬低了《西游记》主题的积极思想意义”,但与盛行于政治极端年代的那种过度诠释相比,不失为一种可取的读法。
    《西游记》中“大闹天宫”是小说中前七回的高潮。深究起来,对于《西游记》中这段神话故事的解读,可以有不同立场。例如神仙的观点与妖魔的观点就不大一样,官的立场与民的立场也有所不同,政治力量在朝与在野的立场也可能有所不同。我国文学理论界对于《西游记》中“大闹天宫”就曾深受政治影响进行过阶级论解读,“都是企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来解决问题的”,给神佛妖魔唐僧师徒都划分了阶级成分,故事冲突涂抹成阶级斗争的浓墨重彩,“认为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代表着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者,玉皇大帝就是人间封建帝王的形象”,由此引申,“有人认为孙悟空‘皈依佛法’就是向封建统治者投降”。看这种天马行空的评论,真觉味同嚼蜡。好在绝大多数人在读《西游记》的时候大概都是为了消遣,不大会去仔细琢磨,所以体会不到文学研究者挖掘出来的那么多深意。
    还是直接看故事比较靠谱儿。话说那孙悟空颇有些来历:有一块仙石,“盖自开辟以来,每受天真地秀,日精月华,感之既久,遂有通灵之意,内孕仙胎。一日迸裂,产一石卵,似圆球样大。因见风,化作一个石猴,五官俱备,便就学爬学走。拜了四方,目运两道金光,射冲斗府。”先是惊动了玉皇大帝,让千里眼、顺风耳查明缘由。这石猴因勇闯瀑布泉而受众猴拥戴,成为“美猴王”。做王久了,秦始皇式烦恼就来了,“将来年老血衰,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;一旦身亡,可不枉生世界之中,不得久住天人之内”,于是云游海角,远涉天涯,学不老长生之术。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,跟随菩提老祖学得72般变化,十万八千里筋斗云,告别之时祖师告诉他:“你这去,定生不良。凭你怎么惹祸行凶,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。”悟空道:“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,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。”
    孙悟空学得非凡本事之后,初出茅庐就赤手空拳剿灭了混世魔王,但没有趁手的兵器不是个办法,就到龙宫明为“借来”、实为“抢得”天河镇底神珍铁(如意金箍棒)和锁子黄金甲、凤翅紫金冠,只对众龙道一声“聒噪”就纵身返回花果山。四海龙王不服,进表上奏天庭。不仅如此,孙悟空还趁灵魂被套了绳索去之机深入“幽冥界”,将两个勾死人打为肉酱,将生死文簿上自己的名字连同有名字的猴属之类一概勾销了账,惹得幽冥界各王和地藏王菩萨奏闻上天,齐来告状。孙悟空自得其乐,平日里结交了牛魔王、蛟魔王、鹏魔王等闲散妖精常在一起厮混,社会关系自此越来越复杂。
 
    解读大闹天宫的不同视角
    从神或官的立场看,孙悟空龙宫借宝、地府销名的行为显然是严重挑战和破坏既存秩序的行为,四海龙王、冥界十王成了被害者和控告者的角色,玉皇大帝扮演着事实裁判者和刑罚施行者的角色。对于孙悟空这种公然扰乱秩序的行为,正当的措施是擒拿惩处,变通的做法是招安抚慰。在太白长庚星建议下,玉帝宽严相济,先是招抚孙悟空授予其“弼马温”一职,自此孙悟空进入天庭,算是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,倒也欢喜。好景不长,一旦懂得“弼马温”乃属“不入流”的官职,且属于最低最小的品位,美猴王心头火起,一怒打出御马监,出了南天门,回到花果山,并且扯起大旗,号称“齐天大圣”。按说对于孙悟空由他胡闹去也就罢了,招惹他做甚?偏偏天庭不这么想,托塔李天王率三太子奉玉帝御旨前来讨伐,却大败而回。又是太白金星建议安抚,于是孙悟空再次来到天宫,这次得授了一个有职有位无权无禄的“齐天大圣”空衔。由于孙悟空日日无事,闲游结交,天上众星宿,不论高低,俱称“朋友”,玉帝担心他身闲生事,便派他暂管蟠桃园,让孙悟空找到机会将那蟠桃捡熟的都吃了下肚,剩下毛蒂青皮的留在树上,又将蟠桃宴上的琼浆玉液、百味珍馐吃喝一个够,趁醉还将太上老君五个葫芦里的金丹“如吃炒豆相似”吃个精光,然后一溜烟又回到花果山。这次玩大了,惹下的祸非小,玉帝派天兵来拿,经过好一番艰难,才将孙悟空拿下,押往斩妖台绑在降妖柱。太上老君建议将孙悟空置于八卦炼丹炉里用三昧真火烧死,不料未能如愿,反而让美猴王炼得火眼金睛,出得炉来让一根金箍棒扰得天宫混乱不堪。玉帝奈何不得,只好请出如来佛祖来镇压。佛祖法力无边,孙悟空居然跳不出如来佛掌,佛祖反掌一扑,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行连山,将他轻轻压住,算是殄灭了妖猴,天宫归于太平。看这段故事,明显感到是一个关于罪与罚的故事,天上刑事政策灵活多变,也是一奇,最终还是镇压手段有效。值得一提的是,孙悟空所作所为,几乎都出自利己动机(顺便惠及猴属),其对如来坦言:“因在凡间嫌地窄,立心端要住瑶天。”听起来也算不得高尚,因此《西游记》中有诗评论道:“欺天罔上思高位,凌圣偷丹乱大伦。恶贯满盈今有报,不知何日得翻身。”不知这是否是作者的真实想法。
    从民的角度看,却又不然。孙悟空大闹天宫,那是反抗精神的表现,其行为具有无可争议的正当性。记得我少年时看课本介绍《西游记》,配的图正是美猴王大闹天宫,大体的议论内容都如下述评价:《西游记》作者“以满腔的热情歌颂了孙悟空反抗天庭的行动;赞扬了他反对束缚、要求自由、蔑视传统、否定权威、敢作敢为、天地不怕的性格。”对于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,“一言以蔽之曰:反抗。反抗尊严的皇权,反抗对自由的禁锢,反抗思想束缚和反抗传统势力的压制。他随意捣乱天宫‘社会秩序’的造反行为和‘皇帝轮流做’的造反思想,是对天宫的威严、永恒、至高无上、君临一切的权威的挑战。这对处于斗争中的人民,是一种鼓舞;对受麻醉禁锢的人们,是唤起他们思想觉悟的钟声。”
    耐人寻味的是,在孙悟空挑战之下,如来佛祖不得不出面解释玉帝统治的合法性,这合法性在于“他自幼修持,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。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。你算,他该多少年数,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?”当如来诘问猴王之时,孙悟空将如下一番理由和盘托出:“他虽年久修长,也不应久住在此。常言道:‘玉帝轮流坐,明年到我家。’只教他搬出去,将天宫让予我,便罢了。若还不让,定要扰乱,永不清平!”在书中还吟诗道:“凌霄宝殿非他久,历代人王有分传。强者为尊该让我,英雄只此敢争先。”四句揭示了历史上改朝换代的道理,强力是获得国家权力的资源,但又极力压制反对者使之不能形成强力。但非民主条件下权力更迭的道理,已经被一个妖猴一语道破。
    大闹天宫的故事最终以孙悟空失败告终,但并没有减损孙悟空受读者喜爱的程度,原因是“孙悟空反抗传统势力,冲决天庭罗网,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却并没有同时给埋进五行山下。他在大闹天宫时指东打东、指西打西,所向无敌、挡者披靡的赫赫战功和声容光辉,已长留天地之间;他所高高树起的‘齐天大圣’的旗帜,似乎还在人们心中不断招展。”另外,孙悟空的失败只是暂时的失败,未来还要在西天取经路上大显神通,这就使他的失败少了许多悲情色彩。实质上,猴王背景望之不似人君,要是真的夺了天庭,招一群猴子到了天庭,造就一个猩球世纪,也不像个样子,他的失败也就没什么可悲怆的了。
    这一场大战,“孙悟空虽然失败了,但重要的是他在大闹天宫的战斗过程中,终于暴露出天庭虚弱、残忍、外强中干和欺瞒哄骗的真面目。”事实正是,专制主义靠欺瞒维持,统治者最担心的是真相外泄,因为在某些神圣的符号下往往有着不可告人的暗污事实,这些事实一旦披露,神圣的大殿就变成雨中纸糊的大厦了。
    读《西游记》,可以体会到文艺作品往往是作者思想意识的反映,甚至是时代精神的反映,吴承恩的创作具有一定的既存社会的批判精神和质疑意识,孙悟空是代表这种精神与意识的形象,他手上的金箍棒对于旧制度与旧秩序的捣毁代表了一种革命精神,这种精神恐怕不是作者所处社会具有的,这反衬得作品更加富有社会价值。
    我感到好奇的是,在解读同一作品的时候,不同职业群体会不会有自己的专业意识掺入其中,例如法律界人士要不是纯为娱乐而阅读《西游记》,而是以法律观点审视大闹天宫的神话故事,那么是不是更看重秩序,对于暴力破坏秩序的行为较为敏感,更倾向于保守态度?

(行政事务部供稿)

网上展厅 | 诚聘英才 | 属下网站 | 网站地图 | 友情链接 |




  Copyright © 2015 gztit.com™ All rights reserved





备案号:粤ICP备09048296-2号(ICP备案可在工信部网站查询)